环球时报:在海外骂《流浪地球》的主力 竟是他们(图)
新闻来源: 环球网 于2023-01-31 8:43:02
提示: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
执笔/断水刀
这个春节档,《流浪地球2》成为最火爆的话题之一,国内评分高涨的同时,也有不少网友关注其海外口碑。
国外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,《流浪地球2》的得分为8.0分(满分10分),这个结果和豆瓣评分8.2分是比较接近的。“烂番茄”上,新鲜度为77%,但爆米花指数高达96%。

新鲜度代表的是critic review,也就是专业影评人打分,爆米花指数则为普通观众打分。这个分数差距也说明整体观众的评分要比专业影评人更高。
有些西方媒体人可能会排斥中国电影,这也不是个难理解的现象,不过总览评分,令人没想到的是,在专业影评里,给这部电影打最低分的却都是亚裔......
01
如果以两部好莱坞科幻大片作为参照,被封为科幻神作的《星际穿越》在烂番茄得分是72%和86%,经典灾难科幻片《后天》的烂番茄得分只有45%和50%,这样看来,《流浪地球2》目前在海外观众中的接受度与赞誉值还是相当不错的。也有不少海外观众给出了积极的评语。
类似如此“专业评审”与“普通观众”间的评分差距也出现在另一个影视评分网站MTC(Metacritic)上,MTC上《流浪地球2》的专业评分为56分(满分100分),普通用户评分为7.2(满分10分)。
在“烂番茄”和MTC上打低分的“专业评审”里,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,这个名字就是Brandon Yu,来源媒体为《纽约时报》。

在“烂番茄”上,他的打分为Rotten(烂番茄,即不推荐),在MTC上,他的打分为30分,也是所有影评人中的最低分。这个打分很大程度上把专业评分这部分的平均分给拉了下来。
这位Brandon Yu的名字应该是一个亚裔,他的个人主页也证实了这一点。Brandon Yu也确实很关注亚洲电影文化,MTC评分网站显示,他还在不久前观看了中国电影《风平浪静》(章宇、宋佳主演)。
这部电影在中国国内的评价不高,豆瓣评分仅为6.2分,而Brandon Yu的给分是50分,也不高,但考虑到《流浪地球2》他随后只给了30分,可以看出,这位“专业影评人”认为《流浪地球2》还远不及他评语为“效果一般”的《风平浪静》。
说到《流浪地球2》的海外评价,最近也有一篇《纽约时报》的影评引起很多人的注意,其中评这部电影“可笑愚蠢”,而这篇影评的作者,就是这位Brandon Yu。
在这篇名为《评:流浪的有点太远了》的评论中,他除了提到“对月球进行核打击”这样的故事前提是“可笑的”,还抨击说电影中存在“明显的民族主义信息”。
这个评价也让不少中国网友认为“不客观”“充满偏见”。
不知道是不是所谓“民族主义信息”刺激到了这位Brandon Yu,以至于在他的评分界面上,《流浪地球2》是最低的一个评分,也是唯一进入“红色”区域的低分档位。

02
更有意思的是,在MTC的专业部分评分中,仅次于Brandon Yu给出的30分的,就是一位叫Phuong Le的影评人给出的40分。
纵观所有评分,这两位是给分最低的,也是唯二的亚裔姓名。

这位叫Phuong Le的所属媒体显示为英国《卫报》。在《卫报》上,她发了一篇叫《评论--中国科幻前传大片偏离了方向》的影评。其中提到,电影中“人类的集体困境在情感上变得遥远和不切实际”,还说致敬吴孟达的手法在电影背景下“感觉怪怪的”。
这些抽象也站不住脚的批评难免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。不过这位Phuong Le还在IMDb上也发了一段评语,这段话也许更直观地显示出来了她的想法:
“该系列第一部电影的民族主义和仇外心理在续集中被推向了极端。虽然民族主义和反西方情绪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,但对某些族裔群体的描绘接近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,而且更加让人难以接受。”
又是“民族主义”,看来这位Phuong Le和Brandon Yu的痛点是一样的。
尚不提电影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呼唤的都是人类的平等团结,这些人没有想过,过去的美国大片向来是美国人拯救人类,现在中国人是第一次做这事儿,反而被扣上了个“民族主义”的帽子。
更让人不可置信的是,扣帽子的还是亚裔自己。在对待中国的文化输出这方面,亚裔竟然比西方人的反应还要激烈。
03
亚裔中有一些“高华”群体,似乎见不得中国一点好。事实上,这个现象并不偶然。
近些年,随着中国的文化输出加强和综合国力的提高,有不少亚裔率先跳起来攻击中国。
比如去年在谷爱凌为中国夺冠,返回美国上学之后,有美籍华裔在网上发起了一项联名签署活动,要求斯坦福大学取消谷爱凌入学资格,理由是谷爱凌一个十八岁的女孩会影响他们整个美籍华人的利益。

数千名华裔攻击谷爱凌的理由是她两面通吃,说这样会影响美籍华人在美国的地位跟利益。
正如网友说的那样,这些华裔的心情属于,“自己都选择移民美国了,怎么竟然有人会选择放弃美国而回国替中国参赛,这不是打他们的脸吗?这不是把他们这辈子最骄傲的,唯一能拿出来夸耀一件事给否定了吗?”
对这些“高华”来说,立场先定了,攻击的理由就不难找了,总之看到任何属于中国的成绩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顺眼,心里泛上一层层酸意。
这种心里也被称为“皈依者狂热”,这本来是一个宗教心理现象,说的是后来皈依的教众,往往比生于信教家庭的教众更加虔诚。
这种虔诚往往带有急于抹去过去文化印记的动机,并且由于不是那么土生土长,迫切需要证明自己对新身份的忠诚。
在这个心理过程中,“皈依者”也会对原先自己所属的文化带有一种羞耻心。比如曾尝试竞选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民主党候选人杨安泽就说过类似的心情与言论。
2020年2月,新冠刚蔓延的时候,他在《华盛顿邮报》发文,提到自己“因新冠肺炎遭到‘歧视’”。
这种围绕亚裔的种族歧视本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话题,结果杨安泽话锋一转,称“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亚裔身份,甚至有点羞耻。”
当时这句话不仅把美国的少数族裔群体惹怒了,中国网友也没少批驳他。
类似这种心态的“高华”群体,总是试图将自己从旧身份中脱离出来,而脱离的办法,就是通过“伤害”“贬低”自己的旧身份文化。
所以美国人拯救世界他们叫好,中国人拯救地球他们轻视。
因此,《流浪地球2》的专业差评多来自亚裔的现象背后,并非影视文化的单纯讨论,而是充满着复杂的身份认同迷思以及种族歧视的心理内化效应,即“我内化了别人对我的歧视,不自觉拿这份歧视去歧视我所属的种族群体”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《流浪地球2》,需要更多的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入。
因为只有更多的文化交流,更自信的文化表达,才能破除这份人与人之间的偏见,真正实现电影中所向往的那种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这种格局也同样感动了外国观众,这充分说明了这样的理想与情感是无国界的。
而只顾着抱西方旧梦大腿的“高华”们,注定不会得到任何一方的尊重。
图片来自网络
网编:和评 |
|
137 条 | |||
|
|||||
吊毛就是好像,再刷一百条骂别人是狗粮呀,有啥的,谁怕吊毛党带这几个吊毛时报的傻吊?
一个破电影 不喜欢 黑一下
关你码屁事 越不让骂 越想骂 这个傻逼电影 和这个国家一个操行 明明体制 决策有问题 却要在世界装大尾巴狼 不让人别人说 爷骂美国日本科幻的时候 怎么没看你出来蹦?
“千里投毒”的2.0版, 对不听党话的海外华人进行舆论追杀,离岸大小粉红一片欢呼。 只是一个电影而已。
跪舔鹅毛的电影,最好不要在西方挣钱。应该去鹅毛上映看看票房多少。
海外华人三年被骂万里投毒,尼玛做了啥?回国天价机票加垃圾酒店加三次指定核酸。这会看个电影还得去捧鹅毛臭脚?丑国没有广电总局把恶心的桥段剪掉,吴京最后还乘坐鹅毛宇航器逃离。在联合国安排丑国人骂中国人,这是不是缺心眼?你要爱鹅毛就算了,要打鸡血,割韭菜,在国内没人拦着你们,别tm犯贱影响海外正常华人。
党媒批判美国电影多了去了,也没见美国对此暴跳如雷!
现在有人对中国的一部电影说了几句就把党媒气成这样! 请问,这样的心态,是全世界最成熟稳重的心态,对么?
给这电影差评就是汉奸走狗卖国贼?你他妈脑子有屎吧,垃圾
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华仇华 就是掩盖心中最低劣的自觉高人一等的心态而已 . 自己觉得混出了人样 不愿意看见中国人比他们活的好 .
这种电影,就是图个乐。结果人家写个影评,引着一个国家媒体出来站队指责。
. 你说人家影评写得不好那也就算了,却非要搞人肉搜索的下三滥手段。批评不了人家的评论,就直接人身攻击。 . 环球时报,够垃圾。
狗粮是一群心理严重扭曲的生物。
不过可以理解。 你想祖宗都卖了,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。 不然怎么好意思活在世上。
海外靠恨中国生活的多了去了,比如留园就一大堆,整天守着留园带节奏。每个新闻都要出来骂中共的傻逼这里太多啦,哈哈哈。
在美国霸权独裁的世界里,被洗脑的二狗子们为表对白猪的忠诚,都是非常蛇蝎心肠/无脑残酷
一个贺岁科幻片,非得上纲上线,搞成政治,唉
习近平带领下中国啥都泛政治化,简直傻逼
这个名字就是Brandon Yu,来源媒体为《纽约时报》。
有点意思!不知在不在留园里?
对【流浪地球】,这些人的评论无关痛痒;对西方老百姓,这些人的评论可以满足他们依赖的优越感;对这些人自己,这些评论可以给他们一口饭吃,大家都有美好的生活。
|
【杂论闲侃】【博论天下】【军事纵横】【娱乐八卦】【情感笔记】
敬请注意:新闻内容来自网络,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,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!若有违规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