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复52楼:
》》》美国只有几百年历史,是非对错还要后人评说。没有经历过时间考验的,你个舔狗舔多少次都是白费
你说的没错,美国成立国家也就两百多年的历史,说明美国以前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,只有先到后到的问题,印第安人是土著也没错,但是他们是游牧民族,从来就没有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和行政区域。最后西方人到了美国,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冲突,最后人多了才起冲突,最后美国建立了国家,大家都是美国人了,美国是个移民国家,其中有500万中国人,有日本人,有韩国人,非洲人,所以美国是个移民成型的国家,根本没有所谓占领不占领的问题。
反观西藏就不同了,西藏以前就是一个国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吐蕃帝國
吐蕃全盛時期疆域
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雅隆河谷,在松贊干布贊普繼位以前,據說已傳承20餘世,但松贊干布之前吐蕃並無文字,因此其世系難以考證。到了7世紀初的時候,由於松贊干布成功的經略,位於今青海玉树一帶的「松波」、謙多(今昌都)一帶的「康國」(舊唐書稱「東女國」)、甘孜一帶的「附國」、理塘一帶的「蕃綠」、居青海的吐谷渾、党氏各小國(即唐史所記「党項」)等國,統一在吐蕃王朝之下,該王朝也成為當時不可忽視的大國。
松赞干布打坐像
在松贊干布統治期間,他派遣16名聰穎的西藏兒童前往印度學習,其中一名兒童吐米桑布扎,後來以梵文為藍本而創制藏文。另外有一種觀點認為,在吐米桑布扎「發明」藏文以前,西藏早就已經有文字了。根據這種觀點的說法,藏文係產生於象雄(即今阿里地區),時間則是在丹巴辛繞創立雍仲苯教的時期,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。後來松贊干布派噶東贊(即唐史中的祿東贊)到尼泊爾迎娶尺尊公主,尺尊公主攜來了西藏的第一尊佛像金剛不動佛,並修建了饒薩孜拉康(即現在的拉薩「大昭寺」)。
藏傳佛教紅教(寧瑪派)的大本營——桑耶寺。桑耶寺位於拉薩東南方的河谷平原上,是藏傳佛教僧伽組織始創的搖籃。
大致上也在這個時候,從印度傳入的密教和從漢地傳入的大乘佛教,與西藏原有的「苯教」結合,而形成藏傳佛教。該教宣傳宇宙大劫、五濁惡世、一切無常、因果報應、生死輪迴、修行解脫等教義,特別崇奉密宗,以無上瑜伽密為最高修行次第,稱為藏密。這是佛教傳入西藏的第一波活動,宗教史學者將其稱為藏傳佛教的「前弘期」。
637年,松贊干布率兵攻吐谷渾,並第一次與當時統治中國大部的唐朝發生衝突。640年,松贊干布派噶東贊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,文成攜來釋迦牟尼佛佛像,並修建饒摩齊(即今拉薩的「小昭寺」)。此外,松贊干布的另外三個妃子象雄公主、門妃遲江、惹擁妃等也分別創建寺院,據說當時在整個西藏總共有108座佛廟。
松贊干布過世以後,吐蕃王朝與唐朝的關係時而緊張,時而修好。714年,吐蕃與唐朝議和,雙方簽訂條約,規定以河源為界。未幾戰火又起,所以於730年又再度簽約定赤嶺為界。據《敦煌文選》和「達扎樂宮石碑」的記載:唐肃宗應允向吐蕃納絹5萬匹,以為歲絹。至唐代宗继位以后,停止向吐蕃纳绢。當時在位的唐金城公主之子,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極為惱怒,遣部下達扎樂宮率20萬之眾於762年(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)攻陷唐都長安,並於簽約後退兵赤松德贊(755年 - 797年)在位時吐蕃的國力達到鼎盛,除了大力發展佛教以外,還廣拓疆土,疆界西至勃律、大食,東到川隴、南詔。
唐蕃會盟碑
經過近兩個世紀的戰爭,吐蕃和唐朝均感到疲憊。821年及次年,吐蕃和唐朝雙方分別在長安、邏娑(即拉薩)會盟,達成「唐蕃甥舅和盟」。由於這次會盟是發生在唐長慶元年和二年,中國的史書稱之為「長慶會盟」。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,其中一塊立於拉薩「大昭寺」前面。在這次會盟所簽定的條約中,吐蕃和唐朝兩國的邊界被確定,雙方平等相待,互相承諾尊重對方的領土主權:
今蕃漢兩國,所守見管本界,界以東悉為大唐國境,以西盡是大蕃境土,彼此不為寇、不舉兵、不相侵。